计划预算

功能说明:计划预算就是企业在科学地对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用货币量和物理量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成果的一系列目标与规划。计划预算管理系统为企业预算的事前编制、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提供了一个平台。计划预算管理支持集团预算的报送、汇总等功能。它分为预算基础和费用预算两个产品,将预算产品作为一个平台,可以配置出其它计划产品。


  • 名词解释
    1. 费用预算:费用预算是为了满足企业快速实现企业费用预算的实施而新开发的一个产品,目前主要包含了预算桌面、日常执行、控制方案、预警方案和分析查询节点。
    2. 维度成员:维度的一个具体取值称为维度成员。
    3. 维度视图:维度中维度成员的展现方式,根据应用的需求构建不同的维度成员树,不同的树结构称为一个维度视图,同一维度的不同视图可以具有不同的成员及成员的层次关系。
    4. 应用模型:一个应用模型对应一个预算应用主题,如可以把费用预算作为一个应用模型,应用模型确定了所使用的指标、维度。
    5. 维度公式:一种新的公式,根据维度组合的信息来取数,公式和单元格坐标无关。
    6. 预算指标:预算指标是对企业的一项具体业务的经济反映。每个预算指标都代表一项业务内容,或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含义。指标建立后,在预算模型中被引用。
    7. 预算桌面:预算桌面是一个集成的任务处理平台。它集成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上报以及预算批复的应用功能。

     

     

    说明

    • 基础数据的创建,主要包括指标、维度、预算主体、业务场景维
    • 汇总结构:创建数据的汇总结构,在创建计划的时候根据汇总结构来创建计划,数据汇总/合并时也根据相应的汇总结构来实现汇总/合并
    • 预算场景:用于创建用户编制的计划,创建计划的时候需要先指定参数维、汇总结构及业务场景
    • 预算桌面:在进行数据编制的时候,通过指定业务场景、预算主体和预算年度,过滤需要编制的计划,用户只需要编制录入场景的计划表,完成预算数据录入后,先进行本级管理人员的审批,审批通过后上报到上一级预算主体进行数据的批复,上报默认按照场景中指定的汇总结构进行数据的上报。下级上报预算后,由上级的预算管理人员对下级的数据进行批复
    • 预算控制:用于设置控制方案(如果没有在模型中定义控制方案)、修改控制方案和启动控制方案,控制方案可以在上级主体统一设置下发给下级主体,在预算生效后可以启用控制方案进行控制。控制方案可以在上级同一启用,这样上级启用的控制方案下级将不能停用
    • 日常执行:可以在日常执行节点进行执行数据的获取并保存,预算预警时将使用日常执行节点维护的实际执行数;
    • 版本数据管理:维护各版本的预算数据,可以进行版本数据的查阅、比较分析;
    • 预算分析:用于完成预算的分析查询功能,在多主体分析的时候如果需要取得是某个主体的汇总数据,需要同时选择主体和汇总场景维
     

  • 主要业务处理
  • 预算基础
    费用预算

    典型应用

    预算全流程